3月4日晚,诸军在南京金鹰国际酒店办理入驻手续,多了个扫脸环节。他不知道,这个扫脸动作是南京市新推的旅馆业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的一部分。短短1秒钟,系统就完成身份证照片与人脸的自动识别比对。如果两者不一致,图像会传到公安后台数据库,立马进行身份查验确认,让使用假身份证者无机可乘。
这个系统中证明“你是你”的核心技术,来自南京的人工智能企业小视科技。公司CEO杨帆说,“这项技术去年推出,已在全省2470家酒店应用,签约5000多家,上半年将铺满。”小视科技这项用人工智能堵住人脸识别漏洞的成果,还运用在海外诈骗电话源头追溯、百货餐饮业顾客消费行为分析等更多场景中。
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重要基地
只动嘴不动手,就能调节空调温度、选择电视频道、在音箱里选择最喜欢的歌曲......这样的小愿望因为有了思必驰自然语言交互,都不再是问题。
国际先进水平的语音识别技术,思必驰,这家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高新企业能为智能车载、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提供一体化语音操作方案和语音输入板。公司创始人兼CEO高始兴介绍,已有数亿用户通过思必驰自然语言交互,与智能终端交流。截止3月1日,在思必驰注册的智能终端突破3000万,阿里、腾讯、小米、360等,都在合作伙伴名单中。
同样是物联网,徐工集团搭建的是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连接40万台设备,每天约有2亿条信息被传送到平台数据中心。这些参数被机器深度学习,为所有接入平台的设备提供养护和运营建议。因其对产业效率提升的贡献,这个平台被写入《工业大数据白皮书》,成为首个成规模的工业大数据应用。
“经过多年创新发展,江苏人工智能取得长足进展,高端智能产品研发及应用步伐加快,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省经信委副主任池宇介绍,全省目前拥有人工智能企业400多家,2017年业务收入285亿元左右,初步形成涵盖人工智能平台、智能软件及算法、智能机器人及相关硬件、人工智能系统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以创新为动力,我省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快速提升,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人脸识别、AI芯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落地应用。
在苏州工业园区,快7和1001公交主干线引入“城市大脑”进行调控。城市大脑可以精准预测到10分钟后哪个车站有人要坐车,或者因某个活动几点钟会出现候车人群高峰。调度室得知消息后可迅速加开班车甚至提前发车,结果车辆没增加,乘坐公交车的人多了17%。
无锡市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智能健康管理平台,已覆盖约100万社区居民,为3000名病情不稳定的慢性病居民提供重点监测服务。经过一年多应用,3000位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分别从52%和43%,提升到65%和51%。
人工智能和各产业领域的跨界融合,在我省催生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杨帆创业四五年,小视科技去年实现销售额超亿元,今年有望突破3亿元。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地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去年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同比增长约43%。科信局局长许文清说,园区已形成估值上千亿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立足差异化力避“一哄而上”
被寄予厚望的人工智能,必须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规划。但像很多新兴产业一样,种种短板和制约必须引起重视。
“当13个设区市普遍拥有较强的人工智能基础时,如何避免无序竞争导致的资源被错放、内耗或浪费情况发生?”池宇认为,同质化竞争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有高原缺高峰”。我省有发展人工智能的良好环境,各地不缺乏基础要素,而享誉海内外的标志性龙头企业却难得一见,这正是各地顾大求全的结果。
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特色,同样是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的心头大事。“人工智能发展一定要避免‘一哄而上’。省级层面要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明确各地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制定发展目标、出台差异化考核办法。各市也要详细梳理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优势和现状,围绕在全省产业布局中的定位,汇聚资源、精耕细作。”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够强、数据开放与共享力度偏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核心应用技术研发投入少、购买引进多自主创新不多、相关领域容错机制不够完善、与传统制造业优势结合不紧密等,都是不可回避的短板。唯有在整体生态优化中妥善解决,人工智能成长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三年形成国内领先竞争力
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各主要发达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14年,英国发布《人工智能2020国家战略》,2015年发布《英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发展图景》;2016年10月,美国的《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出台;欧盟、日本、韩国等也纷纷从战略层面进行布局。发展人工智能,被提到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的高度。我国四部委也于2016年5月制定《“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次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南京江宁区,能够唱歌、跳舞、陪你聊天、互动对话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活跃”在办公室里。
顺应人工智能技术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热潮,契合人工智能正走向技术不断升级、产业快速发展、应用需求强烈的新阶段,我省规划到2020年实现相关产业规模和总体竞争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省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池宇认为,实现这一目标有五条路径:培育壮大新产业,加快推动高端人工智能产品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智能技术改造,突破发展先进智能制造模式;推进现代服务业智能技术应用,促进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构建人工智能开放共享平台,构建产业健康发展支撑体系;汇聚创新要素,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高地。
3月6日,正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南京大学校长吕建透露,南大近期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将切合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势,探索人工智能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如果今年能走完程序,就在今年招生。”
与此同时,我省多个城市也正通过集聚高端要素,推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今年将交付使用,科大讯飞、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技物所等确定入驻。在南京开发区、常州科教城、昆山工业园区等地,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作为产业和市场主体,广大企业发展愿望更为强烈。徐工集团信息化管理部主管范旭辉说,徐工将在计算方面引入人工智能规划作业路径形成精准施工决策;在通信方面开发多平台交互系统构建海量数据实时感知管理装备;在控制方面以无人化推动智能化。“未来的人工智能,将给整个行业研发、生产与应用带来改变。”
原文标题:新华日报:人工智能,要“高原”更要“高峰”
文章出处:【微信号: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众号:机器人博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