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被广泛用于安防领域,在各类刑侦、治安案件中被运用——
“天网”:给安防装了双敏锐“法眼”
“滴”的一声,摄像头捕捉到记者的正面照,随后,记者在摄像头前不停变换头部方向,戴上口罩、摘下眼镜、戴上墨镜、戴上帽子......记者的“诡计”降低了识别系统判断出的相似度,但记者的正面照和个人信息依然快速出现在大屏幕的列表中。这是记者近日在某科技公司的产品展示厅亲身体验到的。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袁培江告诉记者,这套系统被称作人脸识别的“天网”,目前已经应用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依靠布控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的摄像头,公安机关可在第一时间发现犯罪嫌疑人或失踪人口出现的位置,系统还可绘制出人在城市的轨迹,警方由此顺藤摸瓜用于抓捕,或者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记者获悉,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开始在安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破获涉毒、盗窃、抢劫、拐卖等各类案件中都有出色表现。
“天网”依靠的是动态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准确识别超过40种人脸特征,可以根据视角不同、光线明暗差异、动态静态条件等情况,准确识别出人脸。此外,该系统速度也非常惊人,可实现每秒比对30亿次,花1秒钟就能将全国人口“筛”一遍,花2秒钟便能将世界人口“筛”一遍。动态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也非常高,目前1:1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99.8%以上,而人类肉眼的识别准确率为97.52%。
“天网”在实战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仅在过去两年,全国就有超过2000名在逃犯难逃“法眼”,被公安机关抓捕。
2017年,一名涉案5亿元的网络借贷诈骗嫌疑人突然出现在河南某市车站,“天网”认出了他,并迅速启动报警机制。当地办案人员接到消息后稍微犹豫了一下,一分钟后迅速出警,岂料在这短短的一分钟内,嫌疑人便消失在车站的滚滚人流中......
三天后,嫌疑人再次出现在车站,“天网”报警机制再次启动,这次办案人员不敢耽搁,迅速出警,成功将其缉拿归案。遗憾的是,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内,2亿元被嫌疑人挥霍掉了。
“此后,当地警方对‘天网’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变成了后来的高度重视。”袁培江说,这是因为“天网”通过优秀表现建立了信任。
在寻找走失儿童方面,“天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6月,新疆某地一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称自己6岁的女儿走失,民警调出孩子走失地附近的监控却一无所获。警方让家长拿出孩子的照片放到“天网”里面试一试,但照片的情况并不理想,仅仅呈现了孩子的侧脸,并且还是几年前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天网”还是根据这些信息建立了这个女孩的关键面貌特征数据,通过对比后,成功地在一家市场的入口前监控并很快发现了女孩。
实际上,“天网”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人脸识别技术不断适应现实情况的结果。因为在实际情况中经常会有摄像头分辨率低、光照遮挡、数据噪声大等问题,因此人脸识别需要克服这些干扰,不断优化算法,催生出近红外人脸识别、全帧人脸检测、多数据源综合研判等技术,在不断优化中帮助办案人员不断提高办案效率。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