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13728883399
  • wangyp@shangeai.com

金融科技创新叠加成本控制 银行网点智能化如火如荼

时间:2018-06-20 08:29:00点击:1669次

随着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不断创新,离柜率逐渐升高,银行网点面临着巨大冲击。如何利用好庞大的线下网点,更好地覆盖和服务客户,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每家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智慧银行成为多家银行的出路之一。

不满足于智能机具的铺设,如今银行正以客户为中心,寻找智慧银行的综合解决方案,尝试打造多功能网点;并结合线上线下多个服务场景,增加客户黏性。近日,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再次提及了“智慧银行”概念,一场关于银行网点的升级大战激战正酣。

无人银行、DIY银行、新零售银行……当前各类以AI技术、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智能银行网点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既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多个场景的增值服务,也是各大银行金融科技实力的集中展现。与此同时,传统物理网点的关停速度悄然加快。

业内人士认为,面临金融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冲击,银行网点仍有其不可取代之处,未来几年其不会大规模减少,而是会出现结构性调整,目前银行网点朝多元化、专业化方向调整转型是当务之急。

“探路”智能化升级

今年4月,农业银行在重庆推出国内首家自己动手、自己做主的DIY智慧银行,除金融产品和服务外,客户可通过智能橱窗查询周边商圈地图信息、重庆特色餐饮名单,以及周边商圈和农行各类优惠活动以及目的地二维码导航服务;4月,建设银行开放了国内首家“无人银行”,客户办理业务全程无需柜员操作,仅需要和智能设备互动便可以完成业务全过程。

当前,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探索智能化转型已成为银行业共识,机器人、智慧柜员机等智能机具不断铺开。“只要客户带齐了证件,取款、开卡、打印流水等业务都可以在机器上进行。而且我们银行有引流考核,将考核大堂经理在客户较多的时候有没有尽力把人流往机器上引。”北京地区某股份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

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前发布的《取代还是解放: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指出,未来人工智能会替代柜员的核心工作,将执行业务办理、清点交易现金等工作转由机器(如智能VTM)来执行;对于个贷业务而言,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智能化的分析处理模型能够帮助个贷经理以及风险审批人员进行个人贷款资质的收集、评估、审批及管理;在客户环节,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工客服,应对大众客户的呼入需求。预计在稳健发展的情况下,到2027年,银行业将削减104万工作岗位,降幅22%;剩余78%的工作岗位将提升42%效率,相当于每人每天花在同样职能活动的时间可减少2.4小时。

除升级网点外,将业务移植到手机端也是银行转型的重要趋势。以直销银行为例,不以实体网点和物理柜台为基础的直销银行是各大银行探索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试验田。中国银行业协会与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直销银行测评与创新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8月末,国内设立独立直销银行APP应用的银行共计105家,且直销银行整体已产生一定行业影响力,用户知晓率达到80.7%,使用过直销银行业务的用户复购率达60.1%。

在银行寻求升级转型的同时,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迅速崛起。与传统商业银行大量铺设线下网点及ATM机具的路径不同,互联网银行不开设物理网点,不发行实体卡片,所有操作均可以在移动端APP完成,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达到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

传统网点关停之势隐现

在银行“探路”智能化转型以及网络银行不断兴起的同时,用户习惯已经发生改变,传统的银行网点逐渐门庭冷落。记者日前在走访某国有大行网点时,一位老人向大堂经理询问道:“前几天孙子给我下了一个手机银行,那我买的理财是不是都可以在手机上看到了?”对此,大堂经理给出了肯定回复,并告诉老人,以后可以只在银行有活动的时候来网点,平时要办业务都不用来回跑了。

长时间以来,手续繁琐、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等是银行网点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随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网络银行的迅猛发展,用户的消费行为已经发生改变。北京地区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我们网点每天排号在90个左右,据我观察,客户以买理财的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大多不会用手机银行,还是更信赖网点,年轻人来网点大多是办理开卡业务。”

用户行为的改变也得到了数据的印证,中国银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2600.44亿笔,同比增长46.33%;离柜交易金额达20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32.06%;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为87.58%。同时,2017年全年网上银行交易达1171.72亿笔,同比增长37.86%;交易金额达1725.38万亿元,同比增长32.77%。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物理网点关停的节奏也有所加快。记者统计银保监会网站金融许可证数据发现,截至2018年6月11日,登记在册的全国物理网点228905家。2016年6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共退出4664家,其中2016年1223家,2017年2540家,2018年以来为901家。在新设网点方面,截至2018年6月11日,近一年来在全国设立的银行网点3463家,高于近一年关闭的银行网点数量。

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表示,虽然近一年银行裁撤网点数量增加,但新增网点的数量同样在增加,整体上我国银行的物理网点数目仍呈上升趋势。不过2018年以后增速开始放缓,所以银行“关停潮”的说法有些言之过早,但是截至目前从网点数目的趋势上来看未来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伴随物理网点不断关停的是银行人员的缩减。2017年,国有四大行员工总共减少25720人。银行网点关停的势头从相关设备的销量也可见一斑。以ATM机为例,2017年财报显示,国内ATM两大龙头广电运通和御银股份业绩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御银股份ATM销售收入约3.1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度下滑了42.48%,利润降幅超过50%;广电运通的ATM业务2017年营收16.2亿人民币,同比减少近30%。

运营模式亟待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不断发展,互联网银行来势凶猛,传统银行网点将何去何从?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网点不断关停更多是银行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网点仍有其不可取代之处,只是运营模式亟待创新。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欧洲都曾出现过一轮银行网点关停。”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何大勇表示,随着国内银行业盈利能力下滑,迫于经营压力需要降低成本,因此银行需通过缩减或关闭一些网点,或是调整一些网点的定位,以提高网点的回报率。

李奇霖表示,网点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硬件维护成本和设备更新投资需求也在竞争的压力下大幅度“被动”上升,加大了网点的盈利压力。数据显示,我国26家A股上市银行的应付职工薪酬从2015年开始一直居高不下,总规模在3亿元左右,提升网点渠道整体投资回报率以及单点的经营效率将成为银行关注的核心问题。

尽管成本不断上升,但银行物理网点仍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何大勇表示,网点的作用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在复杂业务方面,需由网点工作人员对客户咨询的问题作出解答;二是情感性的交流,比如老年人可能更习惯于面对面的交流;三是监管要求的开户、现场核验等业务,仍然需要在网点进行。

目前,各家银行已在网点智能化转型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称,目前银行智能化发展还不成熟,一大原因是数据维度不够丰富,各类数据并没打通,无法实现有效交互,大数据分析不够成熟,实时提供智能服务的能力不强,故仍需人工做补充。如果技术成熟,一些常规性、基础化的动作会交给机器,未来人工很可能是提供创新性、个性化服务。

除智能化以外,李奇霖表示,银行网点还应向多元化、小型化和专业化等方向转型。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增加银行网点的盈利能力;另外,还可以借助网点的物理场地,挖掘一些以前没有的价值,吸引相应人群来与银行网点互动,从而提高居民对银行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提高业务渗透率。对一些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银行而言,需根据当地客户的类型、客户主业的类型等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内容,砍掉低效率的服务板块,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专业的服务,减少资源浪费。

总体来看,何飞认为,未来几年银行网点不可能大规模减少,而是会出现结构性调整。大城市会着力打造精品化网点,增加智能设备和自动化柜台。相比而言,小城市及偏远地区的网点不太可能呈规模化减少,要实现金融扶贫、发展普惠金融,没有实实在在的网点是不现实的,很多偏远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都还比较落后,想通过技术手段获取金融服务还比较困难。

银行资产质量下半年料持续改善

从2017年年报以及2018年一季报看,上市银行业绩向好势头明显。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影响银行利润增长的因素表现持稳,预计业绩将呈现稳健增长,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同时净息差有望逐步走阔。

业绩料稳健增长

“对下半年利润增长的‘不确定性’预期主要存在于规模增长、净息差、中间业务收入与拨备四个方面。”东吴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婷婷表示,下半年这四方面因素的表现仍将稳健。

从资产规模来看,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认为,2017年以来,监管层对银行考核监管趋严,加强了对资管业务、同业业务等方面的监管力度,银行资产端承受一定的压力。面临监管和业绩的双重压力,银行大幅压降了同业业务与部分投资业务,从而使得资产增速放缓。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行业资产增速虽然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增速降幅在逐渐收窄,预计国有大行和股份行资产增速将在今年率先企稳。

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马婷婷表示,资管新规的落地,使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出现一定的不确定性。从收入占比来看,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占中收的比重并不大,但需持续观察净值化后理财客户流失的程度以及非标处置过程中可能暴露的信用风险。另外,信用卡、结算业务快速发展,或带动下半年手续费收入高增长。

在资产质量方面,杨荣认为,从2018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指标来看,绝大部分银行的不良率指标延续了2017年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从公布数据的银行来看,关注类贷款指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这种资产质量的改善是可持续的,不仅表现在不良率的下降上,还包括不良生成率下降、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下降等多重指标上。

杨荣进一步表示,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改善来源于工业企业利润的改善,从2018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工业企业利润较2016年明显改善的结论仍然成立,但也有两点变化。一是与去年相比,利润增速有所下滑;二是与去年不同,今年的股份制企业、私有企业、集体企业利润增速改善程度要大于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而且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速已经高于大中型企业。因此,2018年上市银行不良率整体水平仍将下降,各项指标继续改善,但幅度可能弱于2017年,且股份行改善程度将大于国有大行。

净息差有望逐步走阔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整体净息差为2.08%,对比上年四季度末,内部分化明显。国有大行由于存款优势较大,息差上升3个基点至2.1%。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负债端压力仍明显,一季度净息差分别为1.76%、1.90%和2.85%,较上年四季度有不同程度下降。

“2018年以来市场关注度最高,也是对息差影响不确定性最大的因素是存款竞争。”马婷婷表示,存款竞争压力加大体现在“价”和“量”两个方面,一方面各家银行存款增长乏力,另一方面存款综合成本有所抬升。拥有网点、品牌优势的国有大行、零售优势突出的招商银行以及深耕当地的城商行、农商行有相对优势,其余股份行压力较大。

马婷婷表示,存款竞争压力加大对息差造成一定冲击,但同时需关注贷款收益率稳步提升、市场资金利率中枢下行对息差的积极作用。此外4月央行定向降准减轻了银行部分负债端压力,下半年若持续降准,或可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

“在银行经营层面上,贷款端来看定价水平主要取决于有效需求和资金成本的变化。”兴业证券分析师傅慧芳认为,需求方面,今年以来经济波动趋稳,部分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有效信贷需求有所提升。而非信贷类渠道的清理又使得贷款类资产的定价水平获得稳定支撑。在负债端不大幅波动的前提下,息差与资产端定价水平的趋势基本趋同,从现有的新发放贷款定价走势看,净息差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继续走阔。此外,贯穿2017年的全行业压降同业、债券,增配信贷类资产的趋势也对息差有拉动作用,但2018年结构性改善的空间相对有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欧阳剑环)

“进击”的互联网银行

“有花呗、借呗、微粒贷这些产品,平时的一些小额周转需求,完全可以在我的手机APP里操作了。”在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90后如是表示。另一方面,仅仅几年时间,国内多家民营的互联网银行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已然打破了传统银行从业者的固有思维。大互联网银行所拥有的流量和场景优势,不是一般的商业银行可以企及的。

以微众银行为例,该行2016年末的负债总额为452.92亿,其中客户存款只有32.97亿,占总负债的7.28%。而微众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微众银行的负债总额为733.72亿元,其中同业存单年末余额为171.1亿元,占比23.32%。同时,据腾讯2017年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微众银行的拳头产品,无担保消费贷款业务“微粒贷”管理的贷款余额已超过1000亿元。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称,微众银行自成立之初就定位为“连接者”:连接个人、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通过与中小银行签约,并提供自身优秀的风控能力“联合放贷”。这一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传统银行的运营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利用银行的线下渠道与资金使得微粒贷的客户覆盖延伸至腾讯社交网络以外,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银行并未改变银行业务的实质,只是实现了部分线下业务的线上化,其核心优势在于以互联网渠道取代物理网点。而放眼全球,互联网银行或者说银行业务“互联网化”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互联网银行大致分三类:一是无业务基础的纯互联网银行,如纳斯达克上市的BofI;二是具备早期业务基础与流量基础的互联网银行,如汽车金融服务商设立的Ally Bank;三是由传统银行设立的直销银行,如荷兰国际集团的ING direct。

如今中资商业银行也开始奋起直追,除了对传统网点的改造升级,将自己彻底融入互联网,逐渐成为传统商业银行布局的一种思路。比如,中信银行与百度共同发起的首家互联网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其在场景的创新和布局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前几天,百信银行与爱奇艺联手打造的“零钱Plus”正式上线。用户在爱奇艺钱包中存入不低于4399元,即可立享爱奇艺黄金VIP会员服务,同时,“零钱Plus”还可享受银行存款收益,随存随取。

“听起来挺酷的,回家我就可以试一试,毕竟我们现在的娱乐和消遣活动,几乎都离不开各种‘盒子’了。”中国证券报记者随机采访时,多位90后年轻人给出了如是答案。

据记者了解,“零钱Plus”作为金融与娱乐深度结合的产品,具有很多创新的亮点。比如用户拥有很强的自由度,可以根据存款金额的留存情况,享受按日计的爱奇艺黄金VIP会员权益,也可以随时取出使用零钱。

分析人士表示,自身缺乏流量和场景,就借助“外援”,不失为传统银行“以迂为直”的策略选择。可以预见的是,传统商业银行与新型互联网银行今后在网点、流量、场景等各个方面的较量会更趋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与海外同行相比,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仍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爆炸式发展下,海外互联网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客户需求进一步碎片化,手机APP等新渠道成为了重要流量入口。如Ally Bank允许用户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进行支票的存汇,为过去依赖传统银行服务的客户提供向互联网银行过渡的服务。

我国多数直销银行在产品种类、销售渠道、用户体验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民生银行联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编写的《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建议,直销银行未来需深化平台化发展与服务场景化。通过构建金融服务中介平台,直销银行在产品端实现本行、银行同业、非银同业、其他机构的基础产品和服务整合,并将产品渗透到金融服务的各个场景中。(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王凯文 陈莹莹)

“无人”概念走俏 银行网点“智能化”升级加速

近日,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再次提及了“智慧银行”概念,一场关于银行网点的升级大战激战正酣。

随着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不断创新,离柜率逐渐升高,银行网点面临着巨大冲击。如何利用好庞大的线下网点,更好地覆盖和服务客户,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每家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智慧银行成为多家银行的出路之一。

不满足于智能机具的铺设,如今银行正以客户为中心,寻找智慧银行的综合解决方案,尝试打造多功能网点;并结合线上线下多个服务场景,增加客户黏性。

从铺设机具到“以客户为中心”

恒银金融(603106)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如今,中国有22万物理网点,之后网点的人肯定越来越少、面积会越来越小、设备会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效益越来越高、布局越来越合理。

线下+线上 建设金融服务生态

根据《服务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2600.44亿笔,同比增长46.33%;离柜交易金额达20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32.06%;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为87.58%。

不过,马雁认为,离柜并不等于脱离网点。“银行的客群比较复杂,不是单纯依靠智能化设备就能完成所有服务,且许多业务仍然需要到银行办理。”

如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提示道,对于首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银行依然坚持着“亲见亲签”的规定,需要当面进行风险评估,一方面,银行可以借此确认客户身份及行为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银行账户成为洗钱的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网点智能化考虑的重点应该是“线上线下”的融合。

“工行线下还有5亿客户,累计有7个亿的人流到实体网点,每天2000万笔交易。 很多复杂业务线下完成,简单的线上完成,两者缺一不可。”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在2017年初曾表示,未来工行线下渠道还会进一步完善,更加轻型、灵活和智能。

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吴翔江表示:“工行是从线下起家的,而对于线上渠道我们也非常重视。所以我们采取的是双轮驱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吴翔江介绍到,具体来说,该行在线下将充分发挥传统网点的渠道优势,推进网点一体化转型;线上以双轮平台为主体,建立线上的入口;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把两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线下渠道与互联网平台的无缝对接,后台做到互联互通。

“总的目的是我们要构建一种开放、融合的金融服务生态。”吴翔江表示,通过线上跟线下两方面的场景,该行希望通过聚合获客,通过统一的运营来活跃客户,通过轻型服务模式和产品来黏住客户。(同花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