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正在持续升温,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金融机构战略布局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把金融科技提升到全行战略高度,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将打造智慧银行作为转型的基本方向,以手机银行为重点,加快产品功能优化和迭代更新。
坚持科技引领 加速数字化转型
在探索金融科技的道路上,邮储银行“运筹”已久。早在2013年,邮储银行便开始布局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仅仅2年后,邮储银行大数据平台上线,数据总容量超过2PB,在国内金融业处于领先水平。
2014年,邮储银行正式确立“科技引领”的信息化战略,在大数据领域,采用了全面拥抱分布式、开源大数据技术,借鉴行业发展趋势和领先实践,全面提升大数据治理、管理和应用水平的发展思路。同年,邮储银行成立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主要定位互联网金融前沿产品、技术、流程,以及商业模式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工厂,加快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以科技创新实验室和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为依托,邮储银行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逐渐理顺了创新与业务发展、创新与资源投入、创新与经营管理、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通过总分联动,形成了全行科技创新合力。
2017年1月,邮储银行携手IBM在北京宣布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通过这次合作,邮储银行采用超级账本架构将区块链技术成功应用于真实的生产环境,被业界称之为中国银行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首次成功实践。
在云技术的应用上,邮储银行在银行业中率先完成互联网金融平台云化部署,云平台交易量超过6600万笔/天,全行60%交易通过云平台完成,处于同业领先水平。
一路走来,信息科技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为邮储银行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邮储银行推动业务和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打造智慧银行 优化普惠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促进了金融服务效率的大幅提升,使银行可以为客户定制“量体裁衣”式的智能化金融服务,改善了客户体验。同时,金融服务成本的降低,使银行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服务,直接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适应新趋势,邮储银行加快推进向智慧银行转型的步伐,打造了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微银行”等在内的全方位电子银行体系,并依托4万个网点、10万台自助设备,形成了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络互连互通,线下实体银行与线上虚拟银行齐头并进的智慧银行新格局。
例如,邮储银行陕西分行以网点智能化转型为突破口,研发出金融综合智能柜台和网点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智慧迎宾、智慧分流、智慧交易、智慧展示、智慧管理、智慧营销6大功能。当客户进入邮储银行智慧网点,在身份识别的基础上,后台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自动推送到大堂经理的手持智能终端,由大堂经理提供精准服务,提高了网点综合服务效率,减少了客户等待和业务办理时间。
针对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邮储银行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持续推进作业自主化、营销批量化、风控系统化,全面深化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中国邮政集团旗下拥有邮政、金融、速递物流和电子商务等多板块资源,具备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先天优势。邮储银行以整合邮务、金融和速递物流三大板块资源为切入点,依托科技创新,形成了“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互联网金融+速递物流”、“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等“互联网金融+”集团优势资源的新业务发展模式。
同时,邮储银行与多家互联网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形成了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极大丰富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内容,有力提升了对普惠金融客户的服务支持。如邮储银行针对邮乐网农村电商客户“邮掌柜”,量身打造了互联网信贷产品“掌柜贷”,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化操作,从贷款申请到最终放款最快可在一天内完成。
截至2017年末,邮储银行电子银行客户数量达2.34亿户,手机银行上线3.0版本,客户数量达1.75亿户。2017年电子银行交易金额14.12万亿元,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达86.97%。
加强大数据应用 构建精准风控体系
科技创新使邮储银行为社会大众提供丰富、安全和便捷的多样化金融服务,也让邮储银行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创新也使风险控制精确量化成为可能。“金融机构可以围绕客户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有效识别目标客户,控制业务风险,提高普惠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称。
从邮储银行的实践探索来看,在前端,该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移动展业,致力于对包括农户、商户和中小企业在内的广大客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流水线式的金融服务;在中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探索信贷工厂模式,建立信息更全面、更完整的信用风险模型,有效甄别不良客户,降低信用风险产生的损失;在后端,则是基于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应用,实现行内外各类信息的集中整合和共享,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得益于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截至2017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5%,不到商业银行平均值的一半。
未来,邮储银行将着力推动大数据战略,加快风险数据集市建设,构建前中后台协调统一的经营风险管理的机制,为经营管理保驾护航,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