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脸吃饭,一句听起来不太亲民的口号。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用来形容那些容貌俊美,凭借高颜值征服大众的明星和演员,不过,以后要是说起靠脸吃饭,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做到。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去年 9 月,肯德基在杭州上线了一家有些特别的概念餐厅 KPRO,除了一些在平时的肯德基不容易出现的限定食物,真正让这家餐厅络绎不绝的,还有它与蚂蚁金服合作的非常特别的支付体验——刷脸支付。
不用走到柜台,不用拿出钱包,甚至你连手机都不用掏出来,点餐和支付一条龙完成,这种方式不但极大提高了传统服务行业的效率,同时也在尝试用新技术去寻找零售服务行业的痛点,时隔一年之后,这样的场景即将更进一步进入我们的生活。
毫无疑问,刷脸支付的体验过程之简单,在很多人尝试之后会有一种回不到过去的流畅感,还记得我们去年在肯德基上简单的几步操作吗?
在点餐机上选择自己想要的食物;
点击确认付款,跳转支付页面,进入支付宝刷脸支付;
摄像头直接扫描到你的脸,屏幕跳转至确认页面;
输入 11 位手机号进行验证,匹配成功,自动完成支付。
简单的几步,购物和支付的流程就全部完成,这在过去似乎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当它第一次出现,就有人在问,这是不是只是一种宣传展示?
看技术是否只是展示最好的做法是观察它,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的确在不同场合看到了“演示”的操作,比如在造物节亮相的无人超市,或者概念中的无人便利店等,但实际上,在不断试水后,这套系统早已不只是单纯的演示。
自去年 9 月的肯德基 KPRO 试点之后,蚂蚁金服这套人脸支付系统就开始进一步落地在更多触手可及的场景中,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超市和卜蜂莲花超市是最早尝鲜的线下点。如果你在盒马鲜生尝试过刷脸支付就会感知到,“靠脸吃饭”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它比传统的支付的确快捷多了。
在这一年的线下小范围尝试之后,8 月 15 日,蚂蚁金服对外正式宣布,在未来一年内将向各种商业场景普及自助收银+刷脸支付的解决方案,药店、超市、便利店都将会加入这一支付方式,这就意味着,未来在你身边更多地方,你都能亲自体验到这种刷脸支付。
大规模商用一方面意味着你可能会在更多地方体验到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未来只要条件允许,带有摄像头的地方,刷脸这种方式会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但是想到这里也许大家都会有疑问,为何过去这些场景没有大量规模实现?它的安全能不能得到保证?最终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
不论线上线下,刷脸支付在过去这两年已不再让我们感到陌生,一个原因在于,技术正逐渐成熟,并从线上带给人们更多认知。
在手机上,面部识别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已经开始让面部识别走进千家万户。以 2017 年 iPhone X Face ID 为代表的面部识别,让人们体会到刷脸不仅可以用来解锁手机,还能用来玩 Emoji,甚至是金融领域的支付。而在软件层面,金融和支付应用支付宝也很早就上线了刷脸验证和支付功能,可以说,经过这两年的技术进步和普及,刷脸支付已经初步达成了用户的体验升级。
而到了线下场景中,这种体验不仅听上去更具未来感,尝试之后你也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方便,我们曾经和大家介绍过人脸识别技术演进的五个阶段就是如此:
第一阶段是辅助核身,是在非金融场景中进行人身份的验证,比如我们在手机上刷脸解锁,或者打开某个应用,需要人工干预;
第二阶段是实人认证,在非金融场景下,做到识别和匹配个人身份信息,比如火车站刷脸进站或酒店刷脸入住,需要人工干预;
第三阶段是智能核身,在个人设备的金融支付场景中,不需要人工干预,就可以完成用户的刷脸支付,刷脸转账等业务,但需要用户配合,比如支付宝刷脸转账;
第四阶段是支付核身,要做到在公用设备上完成金融支付场景,不用人工干预,就可以完成支付业务,但需要用户配合,比如肯德基 KPRO 餐厅的刷脸点餐;
第五阶段是万物互联,要做到在公用设备上,无需人工干预,也无需用户配合,完成刷脸支付过程,比如无人超市。
可以看到,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之间,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成熟,还要能在大量场景中适配,所以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不仅仅是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还要面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测试,因此在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场景,比如餐厅(肯德基 KPRO),超市(盒马鲜生等)才显得如此重要。
在安全性上,蚂蚁金服的人脸识别采用的是 3D 人脸识别技术,与苹果在 iPhone X 上的尝试有所区别的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这套系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即硬件基础+智能算法+风控体系的方式进行活体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而不单单是硬件和算法的识别。这样,最终准确率比我们正常的人眼识别更高,现阶段达到 99.99%,这就为线下商用奠定了一个基础前提。
第五阶段的另一个前提是技术能否具有通用性,即人们能否达成共识标准。比如 Wi-Fi、蓝牙通讯等协议标准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推广,正是由于拥有统一的规定,才能成为通行标准。
为实现最终目标,蚂蚁金服已经加入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我们熟悉的 Wi-Fi 国际标准就由 IEEE 主导制订,这一协会也包括 Apple、Google 等众多成员,作为会员的蚂蚁金服,会推动刷脸支付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从这一方向看,中国在刷脸支付的线下场景应用中会走在非常靠前的位置。
如果说网上购物已经是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种习惯,那么传统的线下购物和消费场景还有必要存在吗?
答案是肯定的。即便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如今更倾向于线上,但线下的真实体验和随挑随看的购物方式依然有着自身价值,这也是线上购物无法取代的地方,但以人脸支付为例,这种更新的方式会将线下的优势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是技术升级带来的效率提升,原本需要排队购物的情况,现如今通过更方便更快捷的刷脸支付轻松搞定,不但提升了购物的体验,也极大节约了过去的人力成本。
而大规模商用人脸识别的另一个意义在于那个理想中的数字化时代正和我们越来越近。如你所了解的,线上购物的爽快来自于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它能在海量商品中,根据你的浏览习惯选出你想要的物品。刷脸支付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线下购物和线上支付的结合,利用日常数据为你在线下营造这种体验。
比如,当你每一次进商场,要买一件衣服,在刷脸支付时,你的购物数据为你直接关联线上的购物积分,同时为你提供更多推荐的组合搭配。
但你也许会疑惑,这些利用手机二维码都能做到的事情,靠刷脸支付来做,会有什么区别?
的确,刷脸支付和二维码支付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无论是安全性还是体验上,前者都要进步很多。安全性让刷脸支付可以承担金融级别的风险能力,这就是你在银行能看到有人脸校验却没有二维码的重要原因,而相比起来,体验上的提升也至关重要。
你可能现在天天都会感受的体验是,买东西,拿出手机,扫二维码,然后把手机放回口袋,拿走东西。尽管相比过去拿出钱包找到零钱来说进步很大,但还是有些麻烦。刷脸支付的环节则是买东西,摄像头扫描识别,确认比对,拿走东西。你会看到甚至你出门忘带手机也没有问题。“最好的科技是让你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这就是刷脸支付带来的意义。
自 2016 年开始,无论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还是京东的“第四次零售”,当线上市场渐渐日趋饱和,国内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将目光聚焦在线下零售。毫无疑问,在这波对线下的改造升级中,谁能切中要害找到体验升级的秘诀,谁就能找到未来打通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键钥匙,刷脸支付的普及,或许正是缺失的那块拼图。